English

漫谈模仿和创新

1999-06-15 来源:光明日报 王志均 我有话说

相传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对模仿他的一个学生说(大意):“我演的是剧中人,你演的是我梅兰芳,那你怎么能演得好呢!”诚然,如果做学生的不知创新,一味模仿老师,一招一式都标榜出自老师的真传,那就不可能超越老师,我们的一切事业就不能前进了。因此有人说:“模仿使人成为奴才”。

创新并不是一种单独的能力,它是各种能力包括思维、想象、分析、观察等的综合。对学生来说,应当成为一个既能动脑也能动手的人;或者说,是一个能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人。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又是怎样呢?我们一般不把学生当作教育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,而只是将其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,忽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实际上,广大学生对于“满堂灌”、“一刀切”、“记笔记、背笔记、考笔记”、“照搬教科书”的那一套教学方法,早就有意见了。教学时数排得满满的,无法减下来,学生死读书、读死书的现象普遍存在,哪里还有时间和兴趣去自学?用这种方法培养的人才,以“读书型”居多(还包括有书呆子),能独立思考的“开拓型”人才则很少。

一些国家的高校,很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他们从课程的安排、学科的开设入手,如重视开设跨学科的边缘交叉科目,重视文理渗透、理工结合。还十分重视学习方法,如大力提倡课堂讨论,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独立学习、独立思考、独立解决问题等等。所有这一切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:“念书不应是学习的目的,而应是创出新知识、新体系的一个手段。中国学生之所以囿于书本,是由于分数与学生日后前程密切相关。这种以分数论英雄,对特殊天才的压抑就更为可怕!”

我常对我的研究生说,我们做一个课题,花了那么多钱,耗费了你几年的青春,如果还不能获得有较大意义的成果,实在觉得可惜,也是很大的浪费!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制度,在学习时间上定得太死,缺乏灵活性,使导师和研究生都感到紧张。如三年攻读博士,除前面上点课、后面写论文外,真正做实验的时间常常不到两年,不敢攻克难度大的课题,从而降低了创新的程度,这是应当改变的。我认为,第一,多在思路上下功夫,要费尽心思去选择更有意义的难度较大的课题,智慧来于思考,而认真的思考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;第二,攻克难题也正如打仗一样——勇者胜,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,不怕遭受失败和挫折,才能有所成就。

美国已故著名生理学家坎农(Cannon)在讲到思考科研问题时说:“根据我个人的经验,晚上睡眠中能够醒一阵,是一天24小时内最有益的一段时间,这是奖给失眠的唯一功劳。”还有一位著名科学家甚至这样说:“评价一个科学工作者是否应升级的标准,不必只看他的能力或论文的数量和质量,还应计算他为了思索难题曾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!”

谈到一个人积极进取、克服困难、坚持到底的精神,现在有一名词叫AQ(adversityquotient),译作“逆境商数”,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,也就是面对挫折、摆脱困境和超越困境的心理能力。凡是经受过困苦磨练的人,他的AQ就可能高,办事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。我在幼年时读《孟子》中有这样的话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困乏其身……”这话的立意是好的,只是由于封建思想,把话说颠倒了。我们现在的说法,应当是:经过风吹浪打,在逆境中磨练过的人,就有能力做大事、当大任。也有人说过这样的话:“其实贫穷也是一种财富,它能使你更加懂得人生。”

总之,一个AQ高的人,他态度乐观,敢于冒险,他相信谋事在人,成事也在人,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,也能屡败屡战,终至胜利。这样的人必然创新能力强,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良材。最后,我用何塞·马蒂的话作结:“谁肯设法去猛攻天堂,谁就有资格登上天堂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